中冶賽迪總承包的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封頂
時間:2022/7/1 來源: 中冶賽迪集團
7月1日下午,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子產業園。 在重慶市副市長、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書記熊雪等市領導見證下,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最后一塊預制模塊化箱體由吊車從地面緩緩吊起,2分鐘后平降落在裝配式建筑的樓頂,標志著該中心數據機房成功封頂,重慶市向著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樞紐節點樣板工程邁進了堅實一步。
重慶市副市長、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西部(重慶)科學城黨工委書記熊雪,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凌凡,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代小紅,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左永祥,西永微電園開發公司董事長吳道藩,中冶賽迪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肖鵬,總會計師茍仲,中冶賽迪信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志等出席吊裝封頂儀式。
超速智慧!
算力規模400P,計算速度每秒40億億次
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是“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的樣板工程,主要用于服務本地企業對人工智能算法和應用開發的算力需求,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培育人工智能產業,促進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生態、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應用拓展。
該中心建設算力規模400P,計算速度達到每秒40億億次,以滿足人工智能近似計算為主,著重半精度計算性能,算力設備主要采用國產華為昇騰系列處理器,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和推理場景。
中冶賽迪負責數據中心超算平臺軟硬件的系統設計、采購供貨、集成調試工作,以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心的數字化基座,確保數據的自主、安全、可控,同時整合華為、特斯聯等多家人工智能領先企業,促進重慶市先進計算產業聚鏈成群,加速AI在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生物醫藥、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示范應用,賦能實體產業轉型升級。
低碳建設!
建筑就像“搭積木” 工期節省一半
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占地約9畝,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由算力平臺、軟件平臺和配套機房組成,包括數據中心、展廳、開關站共三棟建筑。
作為項目牽頭和總承包建設單位,中冶賽迪秉承全周期低碳、高效建設的理念,實施了重慶首個應用“預制模塊化+鋼構+土建”三種建設方案于一體的混合建設樣板工程。
其中,數據中心采用預制模塊化機房搭建,于6月21日啟動預制模塊化機房首吊,在7月1日建黨101周年之際,完成了39個預制模塊化箱體的吊裝,實現封頂。
與傳統建設方式相比,施工現場沒有塵土飛揚和雜亂無章的建筑材料,取而代之的是建筑結構和內部硬件設備經設計分割,全部在工廠預制,然后在現場像“樂高”積木一樣快速拼裝。這種建設模式比同類工程降低施工周期50%以上。
數據中心成功封頂后,項目進入多專業交叉施工階段,為接下來屋面網架、幕墻、機電安裝、室內裝飾等全面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礎。
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項目對提升重慶市乃至整個西部的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中冶賽迪將再接再厲,發揮城市建設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和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優勢,以數字化賦能產業發展,為重慶市加速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做出更大貢獻!